【岩究岩霸】诗意的“绿叶红镶边”,是怎么来的?

2021-11-29 17:52

茶底 白鸡冠.jpg


开始泡武夷岩茶时,常听茶友提到和示范一个富有诗意的“绿叶红镶边”现象:湿叶底的中间部分呈绿色或黄绿色,而茶叶边缘则会有一圈红色,镶嵌在叶底上。这样茶叶边缘红色,内里都是黄绿的叶片就被描述为“绿叶红镶边”。据说,品质好的武夷岩茶一般都有这种现象。不仅如此,大多数乌龙茶,比如铁观音、凤凰单丛等茶类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现象。


ee0cdeec-6c8c-42d0-9530-6b85b77135fd.jpg


今天就以武夷岩茶为例,介绍“绿叶红镶边”是如何产生的。于制茶人而言,“绿叶红镶边”是他们的一双巧手所成就的。那么,茶人是如何靠一双巧手给绿叶镶上红边的呢?


“绿叶红镶边”背后的故事


武夷岩茶有十几道工序,从最初的采摘、萎凋(倒青),到做青(手工),杀青,再到后面的揉捻、烘干,最后的挑拣、焙火等环节,每个工序必不可少,而做青则是都形成武夷岩茶良好品质,以及(绿叶红镶边)的关键步骤。一般武夷岩茶都是怎样做青的呢?请听慢慢道来。


素材 (44).jpg


茶叶刚刚采摘下来,是非常鲜嫩娇脆的。制茶人会小心翼翼地把茶青摊在水筛上,通过水筛不断地回旋,上下翻动,使茶青们相互碰撞、摩擦。


在制茶人反复地摇动下,茶叶渐渐软化,叶缘细胞部分组织受损,空气趁虚而入,茶叶里的多酚类物质氧化,边缘的颜色逐渐加深,便出现了这令人赏心悦目的红色镶边。


在机械制茶还未大规模普及的时候,茶人们就是用自己的双手,端着竹筛一遍一遍地摇青。摇青是很累人的事情,需要耐力与体力兼具。


一般人试着摇几下便感到双手发酸。而且,“摇青”还是个技术活,常听人说“看青做青”,摇青时的力度、频率、方向、间歇时间等,这些都需要摇青师傅凭其经验和感觉去掂量的。


就在这样的摇青过程中,在师傅对茶叶感观的把握之后,基本上“绿叶红镶边”的特色便形成了。


微信图片_20211124123137.jpg


一泡好茶的红镶边一定是令人赏心悦目的,其背后却饱含着茶叶历经的磨难及茶人的艰辛付出,更是武夷岩茶韵味留存的一种见证。当然,武夷岩茶“绿色红镶边”,一般红绿比例是3:7,有“三红七绿”的说法。而铁观音,由于发酵更少,一般只要达到二分红八分绿即可。爱喝茶的你,不妨在下次泡岩茶的时候,也一同来感受下叶底的诗意浪漫吧。